作者: 马敏静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4-07-22 09:49
□记者 马敏静
城市的整洁离不开清洁工,每天清晨,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,他们已经将自己负责的区域清扫一新,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,是城市的美容师。7月23日,是这群“与众不同”的劳动者的节日——世界清洁工日,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近两位平凡而又特殊的清洁工,听他们讲述了自己职业背后的故事。
29年坚守环卫一线,她是最美清洁工
“从40岁到69岁,29年不间断,我是我们班里工作时间最长的清洁工。”说这话的是孟景莲,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她时,她正手持扫把在菏泽大剧院周边清扫垃圾,黝黑的皮肤,布满老茧的双手,无声地诠释了她职业的艰辛。
伴随着沙沙的声音,孟景莲挥舞的扫把有规律地落在地面上,一下又一下,凡是她走过的地方,树叶、垃圾、灰尘统统被收集起来,装进垃圾车内,偌大的广场上,不足1米5的身高和长长的扫帚比起来显得更加矮小,但69岁高龄的孟景莲却有着用不完的劲。“29年,我没请过一次假,明年就70岁了,我将离开这个岗位了。”孟景莲说,她的心里有诸多的不舍,尽管还想继续干下去,但是由于年龄原因,她只能选择离开,像她这样29年坚守环卫一线的清洁工为数不多,说起来,孟景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
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得知,为了在市民出行前将路面打扫干净,孟景莲凌晨三四点就起床,除了清扫垃圾,作为一名清洁工,她还要拔除片区内的杂草,清理积水和积雪等。
“最辛苦的就是秋天落叶的季节。”孟景莲无奈地说,她刚刚把落叶清扫完,一阵风吹过,地上又是一层,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扫,一车又一车地运,每天下班时都筋疲力尽。尽管这份工作枯燥又辛苦,但孟景莲一干就是29年,除了自己的坚持,更离不开家人的支持。
日复一日,他们重复着同样的劳动
杨爱红是菏泽京环6中心1班班长,自从16年前从事环卫工作以来,她始终兢兢业业,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城市的整洁。
据了解,杨爱红负责的区域是菏泽大剧院片区以及市区永昌路、八一路、双河路、人民路、天香路、华英路、振兴路、纱厂路、演武路,不仅要管理班内47名清洁工,更要带头工作,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。
聊起自己从业16年的经历,杨爱红告诉记者,几天前大暴雨后工作的场景,就是她工作的缩影。据她回忆,7月5日,受强降雨影响,市人民路(永昌路-八一路段)两侧的慢车道堆满了淤泥,最深处约10公分,绿化带上也出现各种漂浮物和垃圾,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群众通行。情况紧急,杨爱红将班内员工全部调至该路段,她组织一部分清洁工到绿化带、慢车道和渠化路口捡拾垃圾,另外一部分清洁工清理道路两侧花砖上的淤泥。“很多下水道篦子被垃圾和淤泥堵塞,难以排水,我和几名清洁工或拿工具或徒手清理,十分辛苦。”杨爱红至今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,那天,他们天不亮就工作,直至晚上7点才下班,因为工作量大,杨爱红只能安排工人轮流吃饭,而自己却没抽出时间去吃饭。
那一天,经过人工和机械车的通力合作,该路段恢复了原有的容貌,杨爱红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但天不遂人愿,两天后,我市再次迎来强降雨,同样的场景再次出现,一切又要从零开始……
同样辛苦的还有降雪天气,大型作业车辆只能清理松软的雪花,一旦结冰,只能进行人工清理。下雪天,我市室外气温低至零下,很多人宅在家里不愿出门,此时却是清洁工最忙碌的时候,他们要拿着铁锨清理结冰的路面,一铲又一铲,他们将路面的冰清理干净。
“前一天还是淤泥和积雪,第二天道路就清理干净了,很有成就感,而且道路干净方便了市民通行,我的心里特别欣慰。”杨爱红笑着说,16年的坚守,她早已习惯了这份工作,即便周末休息时,她也会不自觉地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内巡查工作。她说,自己还会继续干下去,能够成为一名“城市美容师”,她感到十分荣幸。
工作不起眼,却承载着城市文明的重要一环
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菏泽京环环境有限公司获悉,菏泽城区内共有近2000名环卫工人,他们中包含一线清洁工、垃圾清运工和机械车辆驾驶员、绿化带垃圾捡拾人员等,该群体年龄最小的30多岁,最年长的近70岁。
据了解,根据相关要求,环卫工人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市政道路清扫保洁;道路捡拾(包括绿化带、树穴垃圾捡拾);果皮箱、垃圾桶、护栏清洗。作业标准是主次干道、人行道、路面、边沟、树池、绿化带等整洁,路面见本色;路段上的砖头瓦块、垃圾堆、大件垃圾、滴洒漏污物等应及时组织清理;路沿石边及人行道、树池杂物应及时清理;垃圾要倒入指定收集地点,不准随意倾倒,严禁焚烧。辖区清扫保洁范围内与居委会、小区物业、单位等有交叉争议的地方、垃圾收集点、无主生活垃圾,必须清扫保洁、收集、清运。他们工作内容多,工作量大,十分辛苦。
“城市美容师”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,他们的工作并不起眼,但却必不可少;他们不是风景,却是城市的守护者。在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,让我们向这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!